在中国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推出百集微纪录片《信物百年》,以“红色信物”为切入点,由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100家国有企业党委(党组)负责的人介绍企业的传家宝,以小见大,以物证史,揭开企业澎湃发展历史背后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见人、见物、见精神,讲述信物故事,传承红色信仰,坚定理想信念。
今天,为您分享《信物百年》第32集新中国最早的万吨水压机,跟随信物讲述人中国一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一起了解新中国最早的万吨水压机诞生的故事。
据信物讲述人中国一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介绍,“这是由中国一重前身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生产的12500吨水压机,作为冶金、核电、石油化学工业、国防工业等众多行业压制特大锻件的设备,水压机就像一个巨大的揉面机,数百吨的不一样的材质的钢锭到它手中,就像小面团一样被揉成需要的形状。假如没有它,飞机、轮船、核电站等需要的“大”和“特”部件都生产不出来。”
作为现代工业制造的“母机”,这台12500吨水压机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建国初期中国锻造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
信物讲述人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说,1954年的秋天,嫩江边上一处名叫富拉尔基的小镇迎来了一群远道而来的建设者。他们面对着一望无际的东北荒原,抬设备,卸车皮,和泥夯地。一万多根钢筋混凝土桩被砸入了地下,它们不仅为一座传奇的工厂筑牢了地基,也为未来中国的重工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8年5月,中央决定以“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为主导,研制中国自己的12500吨水压机。听完指示,全厂职工沸腾了。四年前,国家勒紧裤腰带,拿出四亿多元建设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这在当时相当于全国人民每人捐出了一块钱。如此大的付出,就为了在此时,迈出这一步。那时,中国重工业生产已有了大幅度提升,但一个瓶颈制约着它的逐步发展,那就是大型锻件的制造。无论是万吨巨轮中的发动机曲轴,还是水力与火力发电机中的大转子,甚至是核潜艇中的核反应器,只有依靠大型水压机才能制造出来。
但外国封锁了大型水压机的制造技术,我们只有花巨大代价请他们代加工。不仅周期长、耗费高,而且通过这样的代工,外国能轻松通过所加工的部件了解中国各大行业的进程,以及核心技术的数据。只有有自己的大型水压机,中国的制造业才能不受制于人!
不过,要制造那样的“大家伙”并不是件容易事。当时的中国虽然已经有了6000吨水压机,但要造出12500吨的规格,并不是等比例放大就可以。它需要仔细考虑大型锻件的材料选择及受力能力、拼接锻件的组装能力、以及当时技术条件下能够实现的整体铸造工艺等一系列问题。经过了一年的努力,设计师们绘制了上千张图纸,终于设计完成了12500吨水压机的工程图。
信物讲述人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说,相比于前期的设计,实际的制造更加困难。这样巨大的万吨水压机,该从哪里下手制造呢?经过专家组反复研究,最终决定抓住主要矛盾,那就是——四根大立柱。四根柱子,每根高将近二十米,直径一米,重达百余吨。这是万吨水压机的主要部件,在工艺上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如果攻克它们,别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不过,当时一重最大的水压机只有6000吨,要用6000吨水压机直接锻造出整体的立柱锻件几乎不可能。在专家组的反复探讨下,最终提出了解决方案:用大截面电渣焊的办法,将大立柱分三段锻造,最后再焊接为一个整体。
锻造车间里,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着。然而,仅仅焊接到第二根立柱时,却出现了意外。焊接第一道焊口时,连续两次出现故障,不得不中断工作,并用气割割断焊接处重新焊接。谁知,第三次焊接依然失败。见此情景,一股颓丧的情绪立刻在车间里蔓延。是坚持?还是放弃?作为当时工厂技术工作的“最高权威”——前苏联专家提出异议,并建议立马停止此种焊接方式,推迟进度,重新研究制造方案。
在这关键时刻,工厂总工程师赵东宛站了出来。拥有丰富机械制造经验的他,坚信焊接中的失败只是操作上的问题,而非方法上的错误。
随后,赵东宛把自己的设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详细对大家做了说明。新的战斗随即打响,从那一晚开始,焊接现场更加沸腾了。日日夜夜,机器鸣响,焊花飞舞,灯火通明。历经40余天的奋战,最终万吨水压机的核心部件——立柱成功完成。
1963年12月,12500吨水压机终于迎来了试车的日子。重达200多吨的钢锭从加热炉中运过来,天车伸出力拔万钧的手臂,将钢锭稳稳地放置在水压机的砧子上。操作工大手一挥,水压机横梁迅速落下,炽红的大钢锭像面团一样被揉来搓去,金花四溅,很快变成了一根长长的大轴……
12500吨水压机的试车成功,标志着中国一重具备了生产大型锻件的能力,成为中国重型装备制造业的里程碑。
信物讲述人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自豪地表示,万吨水压机的建成,让中国真正有了跻身世界顶尖制造大国的可能。
虽然12500吨水压机在制造完成初期,由于技术保密等历史原因没有第一时间公布于众,但它对共和国重工业发展的保障和国家工业体系独立完善的贡献却是有目共睹。
这台12500吨水压机先后为哈电、东电和上电提供了20万、30万、60万机组发电机转子、汽轮机转子和护环,并出口国外;万吨巨轮上的船舵杆、传动轴与发动机曲轴、曲拐都是大型锻件产品,有了大型水压机,我国有自己的万吨巨轮也终于成为了可能。
信物讲述人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介绍,2006年,中国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最先进的150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再次提升了我国行业的设备制造水平,为振兴民族重大装备制造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近70年来,中国一重始终秉承“发展壮大民族装备工业,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科技安全、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初心和使命,发扬工人阶级艰苦奋斗、敢于打硬仗的精神,紧紧围绕冶金设备、核岛设备、重型容器、大型铸锻件、专项产品、重型锻压设备、矿山设备等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需要,深耕实体经济,致力科学技术创新,做强装备产业。
中国一重在世界重型工业跑道上已从“跟跑”转为“并跑”“领跑”,正在全力打造世界最大的铸锻钢生产基地。久经北国风霜浸染的一重人正阔步走向未来,继续锻造着大国重器!
几代一重人勠力同心 勇挑重担将继续履行“中国制造业第一重地”的使命担当坚持国家战略需求导向以持续创新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保障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百家企业、百年信物共同绘就着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基因谱系图,共同呈现了中国砥砺奋进的前行足迹、时代记忆,生动描绘出中国人的精神图谱。“信物百年”是国资央企发掘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生动实践。“信物百年”微纪录片上线当天,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联合发布“信物百年”主题纪念首日封,并在政企媒学各界的广泛支持下,整合线上线下渠道资源,开展全媒体整合传播。
《信物百年》百集微纪录片陆续在线上线下全面传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2每周一到周五晚22:00首播,次日12:50重播。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官方新媒体平台“国资小新”、央视频、央视财经客户端、新华网客户端、学习时报、求是网、共青团中央、北京日报APP、全国各地IPTV等平台同步上线播出。
此外,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还充分整合央企国企线上线下渠道资源,《信物百年》百集微纪录片走进全国65家保利影城、25家华润万象影城,高铁列车电视及城市地铁,在国航、东航、南航的地面休息室与空中影院,三大电信央企营业厅,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线下加油站,中粮大悦城,华润万家超市和华润置地商业物业板块等线下场景陆续展示,全面呈现红色信物故事。